王鳳元:牧場建設的實干家
位于雁門關外,大同盆地南端,南到禪房山下的三青梁上,北至恢河南岸有一個交通便利、土地廣闊、人民安康的地方叫朔州紅旗牧場。在這里3000多牧場職工兒女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依然堅守著淳樸的民風,過著殷實富庶的生活,初具規模的農區工業化,讓這里的人們享受著牧場建設的累累碩果……
這一切的一切,無不凝聚著多年來為牧場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而鞠躬盡瘁、嘔心瀝血的牧場“當家人”的心血與汗水,他給人的印象始終是干練、樸實,做事勤懇,敢于創新、堅守清廉,用入黨時的誓言,書寫著一個共產黨人的忠誠。他就是朔州紅旗牧場場長王鳳元。
王鳳元,男,漢族,1960年3月生,中共黨員,現任朔州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紅旗牧場場長。王鳳元同志自1981年10月參加以來,一直在紅旗牧場工作,先后任雁北地區紅旗牧場場長辦公室副主任,朔州紅旗牧場黨委辦公室主任,朔州紅旗牧場一分場場長、黨支部書記,朔州紅旗牧場場辦主任,朔州紅旗牧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私人招聘),朔州紅旗牧黨委副書記,朔州紅旗牧場副場長,2009年1月任朔州市紅旗牧場場長。王鳳元在牧場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年的時間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過來的。風風雨雨他的足跡已遍布到紅旗牧場每個角落,每名牧場職工群眾的情況都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里。經過黨多年的培養和鍛煉,王鳳元熱愛黨的事業,在思想上、行動上始終同黨組織保持一致,工作積極主動,作風扎實。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始終堅持黨的路線,密切與群眾聯系,以清正廉明、嚴以律己的思想作風和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工作態度,贏得了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認可。
朔州紅旗牧場是朔州市大型國有農牧場。前身是國營山西朔縣馬場,隸屬山西省農業廳主管。始建于1951年山西省沁源縣嶺上村,原名山西種馬場。1955年遷入朔縣麻家梁,更名為國營山西朔縣馬場。1989年朔州建市,改為朔州紅旗牧場。牧場南北長15公里,年降雨為450毫米,海拔最高1250米,最低1010米,無霜期130天。占地面積8.2萬畝;其中耕地1.8萬畝,水地6500畝,林地2.4萬畝,宜農宜林荒地4萬畝。地下水可開采量為380萬方/年,地表水(引恢河)灌溉量為150萬方/年。全場固定資產凈值987萬元,總人口3680人,其中職工966人。王鳳元場長在紅旗牧場工作的20個年頭里尤其是擔任紅旗牧場場長以來,他扎根牧場干革命,率領全場職工堅持自力更生、勤儉辦場,大力實施工業強場、農業穩場、牧業富場、商業活場、科教興場五大戰略,進一步完善基礎實施建設和社會功能,傾心打造朔南能源新區和現代農牧業生態園區,力爭把紅旗牧場建設成朔州市的新型能源基地、農牧業生態基地和新型人才培育基地。
2007年2月1日,朔州紅旗牧場翻開了歷史的新一頁,劃歸朔州經濟開發區。紅旗牧場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制高點上??茖W發展的春天又一次光顧了這個永扛紅旗的牧場。
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王鳳元場長團結帶領場黨政一班人,以造福牧場百姓為己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殫精竭慮、鞠躬盡瘁、盡職盡責,牧場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職工群眾過上了富庶的小康生活,改變了牧場昔日的落后面貌。
目前,年產1200萬噸的同煤浙能麻家梁礦井投產、太陽能光伏發電工程項目建成、朔南2×100萬千瓦超臨界燃煤空冷火電廠、朔州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山西億銀機械工程有限公司煤炭機械加工項目、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朔州市鼎鑫源硅錳合金分公司鎳鐵合金項目等工業重點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并投產運營;朔州市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項目、朔州市大學生村官創業服務示范基地、晟源蔬菜專業合作社標準化設施農業示范園項目、庭院經濟生態園建設項目、翠綠農牧有限公司育苗項目、荷斯坦奶牛養殖園區項目、山西淵源藥業有限公司FRD乳酸菌素研發項目、十萬只蛋雞養殖園區項目、畜牧獸醫中心站項目、朔州藥品儲備與物流中心項目、農貿批發市場項目等農牧業生態園區也陸續開工建設,與此同時,還有總投資約41.9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個,總投資約2.27億元的公益設施建設項目8個,總投資約4.08億元的紅旗牧場整體搬遷改造工程項目6個等工程都穩步推進。
近年來,紅旗牧場的經濟日漸昌盛,對外交往多了,有些想借機撈油水的人,看上了他手中的權利。不乏有送名煙、名酒的,有送現金的,凡是來者,王鳳元都一律拒絕。這幾年,場里的建設工程多了,紅旗牧場廉租房建設、經濟適用房建設、通市區公路和重點項目企業建設上的資金就投入數千萬元。有些承包商就托關系、套近乎,找到他,要求給予照顧,承攬項目,他都一一回絕?!绊椖抗こ虪幦〉貌蝗菀?,不能在我手里把它變成豆腐渣工程,項目工程還是要按照上級要求公開招標?!蓖貘P元場長如是說。
嚴于律己的王鳳元,凡是不為私心所憂,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官位面前講人格,權力面前講原則,以超然豁達的心態去看待一切,在困難面前一馬當先,在榮譽面前一推再推。而事關群眾冷暖的事,他則是變責任為情感,以心靈去感受心靈。他始終把職工群眾的疾苦掛在心上,幫助職工群眾渡難關。因此,他也常被牧場的職工群眾稱為“及時雨”、“貼心人”。
在波瀾壯闊的改革發展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大潮中,王鳳元場長胸懷大局,心系牧場事業,情愿無私奉獻,盡顯清廉本色。在王鳳元場長的帶領下,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關懷下,一點一滴把紅旗牧場建成了一個暖融融的大家庭。如今,在這新興的朔南新區,有著全新的牧場風情。春有百花爭艷的美景,夏有彩蝶紛飛的燦爛,秋有金菊競放的絢麗,冬有銀裝素裹的潔白,紅旗牧場職工群眾在這里享受著和諧社會的溫馨與愜意。
情滿懷,風滿袖,明月擁抱大江流;天也高,地也厚,天地造就孺子牛。豐碑無聲,他不用語言,不用文字,只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和坦坦蕩蕩的忠誠,在三青梁這片充滿神奇的土地上,寫下永遠的誓言,寫下永遠的輝煌。他就是———朔州紅旗牧場場長王鳳元。
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朔州文明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朔州文明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