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福成:汗水澆艷陶埴花
一個普通的名字,一個平凡的身影,歲月的風霜在他的臉龐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已經年過四十的他依然常年奮戰在生產第一線。一晃就是20多個春秋。在陶瓷生產一線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他用自己一生最美好的年華伴隨著陶瓷一起走過了一道道坎坷,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輝煌。他把投身企業作為一生的事業,一點一滴用心經營,一步步用汗水澆灌。他就是來自應縣大眾陶瓷有限公司的滾壓車間一線工人豐福成。1990年,年僅二十出頭的豐福成高中畢業后,進入了應縣陶瓷廠。進廠后他深深體會到,沒有好的工作態度就沒有好的工作能力。因此,他堅定地確立了立足崗位,扎根一線的理想信念。正是這種信念促使他能夠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專業技能的學習磨練中,并在風風雨雨的一線工作中經歷艱辛,打磨出一身過硬的本領。2000年初,廠里進行擴建,為加強一線職工力量,滾壓車間招聘了大量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為了將這些年輕人培養成一支高素質的熟練工,廠里決定讓豐福成給他們當師傅。他清楚的知道,公司未來的發展都擔在這些年輕人的肩上。從帶徒弟的第一天起,他感覺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他不厭其煩、不遺余力地從機器的設備結構、工作原理等詳細的操作技巧,教徒弟一邊實際操作,一邊糾正指導。徒弟學的刻苦,他教的認真,另一方面,他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用自己嚴謹的工作作風給徒弟做出最好的榜樣。在豐福成的指導和影響下,這些新職工除了在技術上有了很大進步外,在其它方面也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原來不安心工作的,現在變得積極上進;原來嫌掙得少,有顧慮的,現在成了車間的骨干;原來認為進廠就能掙錢的,現在主動鉆研技術;原來只知抱怨的,現在變得樂于埋頭苦干……
在生活起居方面,他積極與新員工溝通,及時了解新員工身上出現的各種情況,誰病了,誰思想上有波動了,他都能熱情地給予大家幫助和引導。新員工劉付腳擦破了,走路一瘸一拐的,細心的豐福成發現了,問清情況后,找來紅藥水給他抹上。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在與新職工相處短短一年時間里,豐福成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也正是這種感情上的融合,滾壓車間產生了一支特別團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優秀員工隊伍,當年產值取得了較往年同期增長15%的佳績。豐福成說過,他是一個心中有憧憬,喜歡多想一步的人。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來,在追求業務技能領先的同時,他始終樂于奉獻,忘我工作。2014年3月份一個中午,豐福成下班后正準備回家時,上班的一名機輪工跑過來說“一臺液壓泵在運轉中出了故障,另一臺開機后工作壓力達不到要求標準,值班電工排除不了故障,工作面現在已停工”。豐福成知道今年生產任務緊張,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能停止一個循環,必須立即修好液壓泵,開機生產。想到這里,他心里更著急了,對身旁的機輪工說“你到電工房帶上工具先拆,我隨后就到”。說完他就換上工作服,三步并做兩步匆忙趕往工作面,來到工作面后,他先向機輪工人詢問了情況,然后對設備進行了認真檢查,采取“系統排查法”對設備進行排查,不出二十分鐘問題找到了,原因是吸、排液閥組件,閥芯磨損嚴重,密封件損壞,他立即與工友拆除磨損舊件,換上了新的配件,這臺正常液壓泵運轉起來了,緊接著他又和工友們投入到另一臺泵檢修,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已經是下午4點多鐘了,從早上7點鐘吃飯到現在已經有9個多小時,他頭上的汗滴順著臉不停地往下流,衣服濕透了,他全然不顧,仍在檢修著,直到第二臺泵修好,他才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工作面。
豐福成就是這樣,用自己辛勤的汗水,過硬的技術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堅守本職崗位,默默無聞地做著自己的努力。在他所從事的陶瓷事業中,默默地奉獻著,無悔地追求著,用實際行動和精益求精的信念,不斷攀登著新高峰。
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朔州文明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朔州文明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