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張月珍:科學養雞走上致富路
在應縣大營村有一位農民叫張月珍,多年來,潛心鉆研養雞技術,不斷發展壯大養雞產業,靠科學養雞走上了致富路,并且帶動村民發展養殖,成為當地依靠養殖致富的一個典型。
張月珍是博大養雞合作社負責人。2009年,他響應臧寨鄉政府的號召,大力發展養殖業,辦起了養雞廠。如今,合作社共有5萬只雞,其中有4萬只雞是下蛋雞,1萬只雞是預存的小雞,每日產蛋2000多公斤。
提起養雞,張月珍說:“養雞不象人們想象得那么簡單。從育雞第一天開始,雞舍內必須保證溫度在35度到37度之間,濕度在60%,光照在24小時;飼料也是根據雞成長的不同階段配制而成;僅防疫就有16道程序,這樣雞的質量才有保證?!弊詮膹堅抡溟_始養雞以后,他和技術員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雞場的那10棟雞舍里,打預防針、喂食、查看小雞每個時期的狀況……每個細節他都親力親為。經過幾年的發展,他不僅掌握了養雞的相關技術,腰包也隨之鼓了起來。
張月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雞蛋每斤賣出價按3塊5算,毛收入是14000元。其中飼料1萬元,人工費、水電費1000多元,每天純利潤能掙個3000元,每年保守點能掙個七八十萬元?!睋堅抡浣榻B,合作社現在帶動四五戶合作社成員,平均每戶年收入達四五萬元,遠遠高于種地收入。
看到張月珍靠科學養雞走上了致富路,不少鄉親們也建起了雞舍。張月珍一有時間,就會去周邊剛起步的群眾那里走走,提提意見,幫幫忙?!白约旱暮献魃缏呱险壛?,想幫助鄉親們盡快致富,大家都一起奔小康嘛?!?文/董娟 王新麗 張勇)
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朔州文明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朔州文明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朔州文明網聯系。